试论滦河流域为轩辕黄帝部落繁衍生息之地
徐春瑞
    
   中华儿女都以作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但一谈到炎帝、黄帝这些人物,许多人却觉得虚无缥缈,仿佛他们都是神话中的人物一般。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考古研究和考古发现表明,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且就生活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片土地上,滦河就是养育他们的母亲河。在滦河流域的许多新旧石器遗址中出土的几千年前的精美陶器、玉器、骨器,以及排列整齐的房屋聚落遗址,就是很好的明证。种种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其中最为著名的轩辕黄帝以及他的部落子孙就曾经长期生活在滦河流域,即今迁安、迁西、滦县、青龙、卢龙一带地区。

一、远古时期滦河流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轩辕黄帝及其部落繁衍生息
    滦河流域是全球最早显露海洋风化的丘陵小盆地。大约1万年前后的爪村遗址表明,当时这里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犀象成群的地方,迁安古老的黄台山上,至今还留存有亚热带藻类植物的化石标本,这些都表明,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古迁安地区为代表的滦河流域广大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大禹治水凿穿归口之前,古迁安境内有一个形如大鼎的巨大湖泊,今迁西境内的滦河、长河、清河构成鼎湖的三足。当时的滦河流域,河道纵横,舟船可以在河流中自由行驶。这里松软的沙土地,适合石器工具耕种和从事渔业生产,丘陵和山地长满了各种果树……堪称远古先民们的“大乐之野”。

二、滦河流域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众多
    在滦河流域,有众多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留存,其中以迁安最为突出,也最为典范,市域内有经过认定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有25处,它们以爪村、安新庄、倪屯、白莽山、杨家坡、八里塔、安各庄为代表。其中安新庄遗址面积为11.6万平方米,一眼望不到边,上面随处可捡到陶片、网坠等先民遗物。1998年8月26日,中国历史博物馆李先登研究员亲自察看安新庄遗址时说,这些陶片分别属于六七千年前的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以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和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李先生说,这么大的遗址在全国也少见。
三、滦河流域远古文化发达
    1、在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使用的天鼋和玉斧。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出土的天鼋,被著名考古专家认定为轩辕黄帝时期的族徽,是当时部落首领之间彼此认同的信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出土的玉斧,则被认为是最高统治者王权的象征,表明当时在迁安这一带有最高统治者居住。
    2、东寨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双人面石雕头像。1990年9月河北省文物所对迁西东寨遗址进行发掘,在东寨遗址出土了双人面石雕像1件,雕像由红色砂岩雕刻而成,人面呈椭圆形,眼、嘴均用圆孔表示,背面有四个系孔,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从东寨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判断,东寨遗址所处的年代应和兴隆洼遗址、平谷上宅遗址第八层的年代相当,要早于红山文化和西寨遗址。双人面石雕像清楚地显示了七千年前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头像上7000年前女人的蒙头巾竟然和现代人相差无几。7000年前两美女的蒙头巾质料显然不是皮革,而是丝织品。《庄子》记载,神农之时,“耕而食,织而衣”,7000年前两美女的蒙头巾完全证明了《庄子》所说的真实性,把我国丝织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四千年。
由此可以推断,迁安杨店子镇蚕姑庙所供奉的三位蚕姑是黄帝元妃嫘祖时期的蚕姑,也是有根据的。
    3、西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组玛瑙工艺品
地处今迁西境内的东寨、西寨遗址坐落在“鼎湖”北岸,距迁安轩辕擂鼓台很近。东、西寨遗址上曾经出土了一组精美的玛瑙工艺品,很显然,这些出土的玛瑙工艺品,不是一般平民的饰物,而是部落首领的心爱之物。换句话说,自然和地理条件优越的滦河流域当时一定居住着高级的部落首领。这些工艺品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六七千年前先民们的审美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4、四季晷石器表明在轩辕黄帝时代已用漏刻记时了
四季晷石器是西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四季晷石器像切开的半个西瓜,在平切面有三道圆环,内圆周长加上外圆周长之和的一半等于中间圆周长。中间圆周长象征春分和秋分一昼夜时间,象征昼夜时间相等;夏至与冬至的昼夜时间不等,四季晷石器用内圆周长一半代表夏至夜间或冬至白天时间,外圆周长一半代表夏至白天或冬至夜间时间。古人如何知道全年每天时间相等呢?只有用漏刻记时才能知晓。《隋书•天文书》说“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是完全正确的。
    5、出土的石器、陶片上的文字,表明远古时期滦河流域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文字。
    许多人从安新庄遗址上捡到过刻有远古文字的石块、陶片,经过有关专家考证,这些刻在陶片、石块上的文字说明燕山地区早在商代以前就已经开始普遍广泛使用文字了,这个地区文化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或者说,文字的起源就在这一地区也未可知。
四、滦河流域的许多地名与黄帝有关
     在迁安西部有车辕寨、蚕姑庙、缓虚水,在迁安北部有轩辕擂鼓台、大玄庄、小玄庄,在迁安东北部有大、小沮水(冷口沙河为小沮水,青龙河上游为大沮水),青龙河迁安段为玄水。还有玄新庄、大望都庄、小望都庄,在迁安南部有土山,这些地名经考证,都与黄帝有关。
     在车辕寨正南近30华里有一村名轩坡子,《畿辅通志•图》为“轩家坡”,此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姓轩辕。流经大五里、车辕寨、蚕姑庙、轩坡子的河流现名叫西沙河,《汉书•地理志》里叫缓虚水。缓的古文字就是轩辕二字合文;虚是古人住过的地方。迁安北部有一地名叫轩辕擂鼓台,相传为轩辕黄帝擂鼓战蚩尤的地方。
五、新出土的珍贵器物证明轩辕黄帝都城就在滦河流域
     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在《论辽河古文化——与赤峰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时空框架可以与之相适应。……‘五帝’前期的活动中心是燕山南北。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标志性典型器物。20世纪80年代距迁安建昌营20里的卢龙桃林口修水库时出土了三组玉猪龙与凤结合的文物。一组是一只凤凰背上驮着一条大的G形玉猪龙,其他两组组合与之相同,即一只凤凰背上驮着九条G形从大到小的玉猪龙。这三组凤凰与玉猪龙结合的文物,为何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出土的单个玉猪龙,就是因为有凤凰和“9”的加入,而这恰恰可以证明这一地区非同一般的地位——即帝都的地位。这种龙凤结合的造型对后世影响深远。从自称祖龙的秦始皇直至以后各代皇帝都自认为是真龙天子,认为皇后是凤,他们思想的源头就是五千年前迁安地区龙与凤的结合。现在老百姓结婚,称“龙凤呈祥”,其他如“龙生九子”,天有九重、九天、九宵,地有九州、九土、九原;水有九泉、九泽、九川等等,皆源于此。
    由是观之,远古时期,滦河流域曾是古代先民的繁衍生息之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轩辕黄帝曾经在这里播撒文明的种子,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作为被燕山濡水哺育的后代子孙,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努力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
徐春瑞,迁安市政府原副市长,河北省诗酒文化协会理事,本刊主编,著有《文史随笔》等。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