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泛陈
■ 萧波

    萧姓溯源

    中国大陆萧姓有两个支脉,一支在南方,一支在北方,二脉同宗,发展各异。
    萧姓起源于商末周初,本为邑名,即萧国。时,诸侯国君分封庶子,各有采邑食田之地——封地,可继承,于是其后人便有以采邑名称为姓者。俟封国灭后,  子孙以国名为姓的姓氏便沿袭下来。
    石玉新等编著的《华夏姓氏考》中载:“周武王克商时,商纣王的异母兄长微子启曾抬着棺材到周军阵前投降,后来周公将商朝旧都地区封给微子,建立子姓宋国”。又云:萧氏出自子姓,是用国名作为姓氏的。周代宋国的始祖微子启的支孙名叫大心,因为他平定叛乱有功,被封到萧(今安徽萧县西北)称萧叔大心。萧也曾是周朝的一个附庸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代有的就用原来的国名“萧”作为姓氏。据此,萧氏应源自安徽。
    《深圳姓氏谈》中载:“萧俗作肖。源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勇将南宫长万攻打鲁国被俘,几个月后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与宋闵公于后宫博戏。闵公无意嘲笑了长万曾当俘虏,长万顿时恼羞成怒,打死了宋闵公,又杀了几个大臣,立公子游为国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大心组织军队,杀逐南宫长万及同党,平息了内乱。宋间公的弟弟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庸国,称为萧叔,其后人就是萧氏……”
    《通志•氏族略二》载:“萧氏,子姓。杜预曰:古之萧国也……后为宋国并,微子之支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12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宋,子姓,商之裔也。”《广韵•宋韵》:“宋,姓。取微子之所封,遂为氏。”《列子•仲尼》中张湛注“商,宋都商丘,故二名焉。”《通志•氏族略三》载:“子氏,帝喾之子契,受封于商,赐姓子。汤有天下,微子基宋,世为子姓,或以为氏。”子的后人也有以宋为姓的,也就是说萧姓源本于子姓。
    综上所述,商、子、宋、萧等姓源于一族,皆为帝喾之后。

    北方萧姓钩沉

    目前,就北方萧姓的起源有三说。一为契丹族“审密”氏的后裔说。二为汉相萧何后裔说。三为契之后,契为帝喾之子,帝喾则为黄帝曾孙,即黄帝后裔说。
    契丹说。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辽史》中明确记载,宋朝时期,北方地区有一个民族崛起,即契丹族。在这个民族里有一个与贵族世代通婚的叫做审密氏的部落,审密氏,汉译即“萧”,在被称为“后族”的审密氏(萧)的全力支持下,耶律阿保机的统治基础得以巩固,并建成了一个曾与宋朝并存的政权——辽朝(公元907-1121年),萧氏也就成了跃居契丹八部之上的新贵。
    《辽史•外戚表》“序”:“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拔里,曰乙室己。至辽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后。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萧翰,以从中国之俗。由是拔里、乙室己、述律三族皆为萧姓。拔里两房,曰大父、少父;乙室己两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舅氏塔列葛为国舅别部。三族世预北府宰相之选”。《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由此说来,审密、述律、萧是辽代后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姓氏,实乃一脉相承,北方萧姓应为契丹族。
    萧何后裔说。在辽朝,萧朴、萧挞凛、萧孝友、萧排押、萧匹里、萧奉先等,皆受封兰陵郡王。萧恒德、萧速撒等死后,则被追封为兰陵郡王;辽代墓志记载,萧继远、萧孝诚和萧孝友兄弟,皆曾被封为兰陵郡王。萧义曾被封为“兰陵郡陈国公”。有的墓志则更明确地记载萧氏“其先兰陵人也”、“兰陵萧氏”。辽朝后族萧氏封爵以“兰陵”为郡,这里的“萧相国”,应该是汉相萧何。兰陵是南朝齐政权建立者萧氏故郡,南朝萧氏(萧道成等)是汉相萧何后裔。辽后族以兰陵封爵,并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正是将自己视萧何的后裔。辽太祖建国,始以其妻兄萧敌鲁任北府宰相。辽一代,后族几乎全部垄断北府宰相预选权,后族即宰相之族,与“比萧相国”的说法相符。
    契丹后族一直视自己为“兰陵人”(兰陵——“圣地”之意,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一带),而兰陵萧氏则为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之说。即中国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南朝的齐、梁,都是兰陵萧姓家族所建立。
    如是,契丹萧氏如为兰陵之后,则与南朝萧氏一脉相承。而兰陵萧氏自称为汉相萧何之后,也就是说,契丹“萧”也是由汉族之萧异化而来。
黄帝后裔说。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睢阳区〕,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帝喾与有娀氏简狄通婚,生契。《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舜命契与后稷一起佐大禹治水。契聪明能干,不辞劳苦,考察水势,助禹出谋划策,为禹尽股肱之力。因契帮助大禹有功,便对契赐姓子,封于商,命为司徒。《百度百科•帝喾》中说,“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有娀氏部落恰恰是契的外祖父一族。契在有娀氏等东夷的襄助下迅速强壮,最终取夏而代之,成就殷商霸业。
    有学者认为,大禹治水的地点可能就在滦河下游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而且契前往滦河东部地区履职时一定携大量族亲,大禹、契、后稷在这一地区从事治水活动的遗迹及由之衍生的后裔姓氏尤存。在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冀蒙辽的三角地带,以及滦河流域的宽城、青龙一带,遍布萧姓,与之相关联的商、宋等姓氏也很广泛,甚至堪称一个地方的大姓。所以,专家学者认为,萧姓在北方繁衍似应早在公元前两千四百年前后,契统治东夷部落时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考虑萧姓是契的一个支脉,而非契丹人自己所认为的汉相萧何之后,只是在北方经历了辽朝,被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东胡同化而融入契丹族,或者契丹族名就是因为契而得之。至于萧姓成为契丹八大贵族之外的贵族,则是后来历史演化的结果。所以,北方萧姓虽为契丹族,因为是契的血脉而同为黄帝后裔。
    上述三说暂且不议,就萧姓来说,在辽朝的历史作用是有史可考的。辽朝政权与宋朝不断交战,历经九帝,地域向西南大面积扩展,在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为加强对汉人统治,专门设立南、北面官府,萧氏“世为北府宰相”,统治北五部。萧氏家族人才辈出,地位显赫,有如辽宋交战中大权在握的萧太后,历任南京(今北京)统军使、南北院枢密使、加太师的萧惠;南府宰相萧唐古、驸马萧昱等。
    笔者生于迁安市武家庄。据考,祖辈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余代。先辈们说 “我族迁自卢邑”。据此,笔者先后数次赴卢龙县寻根,并对《永平府志》、《卢龙县志》进行了查阅,有关史料记载,卢龙(永平)的萧氏在辽代有官至长史者,而长史一般皆代行幼王之职,行州府事,非契丹本族人不能委以重任,所以,卢龙之萧氏似应为辽代长史之后。
    综上所述,卢龙之萧氏应为契丹后族之后,契丹萧氏又自称为萧何之后,萧何又为契之后。而 “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契,与后稷一起受虞舜派遣,协助大禹治水。”而卢龙、迁安恰值滦河以东地区,此地萧姓亦应为契之后裔。所以,笔者认为三说各异,实为同源。

    “萧”与“肖”有别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并行,但二者有异,“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宋人王应麟编著的《百家姓》中,只有“萧”姓,而没有“肖”姓。
    石玉新等编著的《华夏姓氏考》载:“萧”与“肖”,在姓氏上,“肖”是“萧”的俗写,也可以说是讹写。萧氏分布很广,汉初即有大臣萧何,南北朝时齐朝为萧家天下,唐朝有散文学士萧颖,宋有诗人萧德藻,元有戏曲家萧德祥,辽有萧太后,清有画家萧云从,太平天国名将萧朝贵,近现代有女作家萧红、音乐家萧友梅、京剧艺术家萧长华等,上述诸多名人之姓经常被讹写为“肖”,甚至出现一些正式出版物上。“肖”字一般是不作为姓氏介绍的,有其氏,亦是“萧”的俗写使然,以讹得传。一些外国人名可以译成这样,如肖邦、肖梅特,以至通常译作萧伯纳、萧期塔科维奇者改“萧”为“肖”亦不为讹,因其为音译,或“萧”或“肖”,无伤大雅。
    半个世纪前 “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误将 “萧” 认为是“肖”的异体字,或误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工作人员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年来“肖”姓渐多,大有取代“萧”姓之势。
    工具书谬注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项,而注“肖”时并无“姓”项。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时说,“姓,同‘萧’”。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
    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非异体和繁简关系。所以“‘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不可取。作为姓,国人应姓‘萧’,而不‘肖’,如写“肖”,则属讹写之举。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改为回姓“萧”。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所有的萧家人都姓“萧”,没有人姓“肖”。 在姓氏问题上,中国人非常讲究传统,随意性几乎不存在。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也新注了一些姓氏,如杭州四姓之后姓“点”、唐山地震孤儿之姓“党”等等,也可能有人愿以“肖”为姓者,则无可非议了。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