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称号的由来 |
要说中国古代历史,我想我们应该要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说起。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我们先解释一下少典这个词。少典是国名,当时所谓的“国”实际上只是一个部落联盟。也就是说,黄帝是少典的后裔,姓公孙,名轩辕。
可是,您知道“轩辕黄帝”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据说,黄帝时期,先民们过着迁徙游牧的生活,每次迁徙,先民们都要拖家带口,挑着各种笨重的东西,极为不便。 有一次,黄帝带领先民们迁徙到黄土高原,居住了下来。这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赶紧忙着安置大家,没留神,头上的圈帽刮到地上滚动了起来,滚了很远也没倒地,这一下引起了爱思考问题的黄帝的注意。于是,黄帝砍了个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滚动,可是,没滚一丈远就倒了。黄帝并不气馁,他又用树枝做了一个圆圈,并在两个圆圈中扎了个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长树枝,把两个圆圈安装在长树枝两头,这次圆圈虽然没倒,但是滚动了没有多久便停了下来。正在黄帝一筹莫展的时候,足智多谋的风后来了,听了黄帝的诉说,风后连忙从大树上剥了一条树皮拴在了两个圆圈中间的横杆上,拉着走,这下圆圈既能往前走,也不倒地了。黄帝看后,恍然大悟。他又命人扎了两个同样的圆圈,四个圆圈连在一起好像四个车轮子,稳稳向前滚动,再也不倒地了。风后受到启发,直接命人到采石场弄来两个石盘,在石盘中间凿上眼,并在两眼之间按上一根木棍,又在木棍中间绑上了草生绳,这样便可以拉着向前跑了。
这个东西被造字的仓颉看到了,便给它起名为“车”,黄帝同意了。中华民族第一辆车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又有了三轮车,四轮车,车轮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力牧还在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明了“战车”。 后来,仓颉跟各位大臣商议,把车定名为轩辕。因为当时黄帝还也没有正式的名字,为了让大家记住黄帝的造车的功劳,就以“轩辕”作为黄帝正式的名字。 当时的黄帝也没有称号,黄帝发现土地是黄色的,而土地是万物生长之本,而且,先民们的皮肤也都是黄色的,于是,他就给自己定了个称号“黄地”。从此以后,“轩辕黄地”这个称号就定了下来。 到了殷商时期,一些文人觉得把祖先成为“黄地”不雅,就把“黄地”改为了“黄帝”,从此以后,“轩辕黄帝”就沿用了下来。 秦以前,各国诸侯怕冒犯先祖,从不敢称“帝”,只称“王”或者称“霸”,只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觉得自己的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比肩,但他也没敢用“黄”字,而是用了“皇”,称自己为“始皇帝”。 转自 史家别院 2021-12-16 11:45
|